首页>企业频道>生产经营

大山深处的世界品牌
——攀钢钢轨依靠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0-01-15 09:53:00

  2019年9月,由攀钢自主研发、从试生产到批量供货不到半个月就完成的出口型道岔钢轨,发往印度尼西亚,获得用户好评。

  作为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钢轨产品,全部指标完全满足国际标准,其中,65%优于国际同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鞍钢钢轨设计研发和生产能力又迈上新的台阶。

  始终秉持家国情怀,始终不忘钢轨梦想,始终坚持“品质第一”不容妥协,45年来,攀钢已具备钢轨生产系统研发生产能力,成功开发了从PD1到PG5等具有特色的钢轨系列产品,独创并申请100多项钢轨专利技术,牵头代表中国修订钢轨国际标准,获得国内钢轨产品中唯一的“出口免验”资质,并成为世界上覆盖标准最广、规格最多的钢轨生产企业之一,能够生产世界最高要求和最严标准的钢轨系列产品。

  以开放胸怀拥抱世界,以铁路发展和祖国需要为奋斗目标。如今,攀钢钢轨为打造国之重器作出重要贡献,成为地处攀西大裂谷中闪亮的世界品牌!

  激荡家国情怀 矢志产业报国

  在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建设发展起来的攀钢,是党中央为改变我国钢铁工业布局、开发攀西资源、建设大三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有着将“呆矿”变成钒钛钢铁精品冶金奇迹的代代攀钢人,为了钢轨梦卧薪尝胆,砥砺奋进,敢为天下先,创造了共和国铁路发展史上一座座丰碑!

  投产于1974年的攀钢钒轨梁厂,1975年6月29日生产出第一支重轨产品——50kg/m钢轨。从此,肩负国家使命的攀钢,走上了敢于当先、勇攀钢轨高峰之路。

  1984年,中国最大的运煤专线大秦铁路上马。其所需铺设的75kg/m重轨,当时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能生产。而我国与其商谈购买时,都因对方要价太高而搁浅。

  铁道部把求援的目光投向攀钢。

  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以社会发展为引领,央企必须挺起国家脊梁!

  在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攀钢钢轨人坚定必胜的信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大胆提出国内外尚无先例的六个轨型孔轧制的新工艺,从而解决了在普通轨梁轧机上生产世界上最重钢轨的难题。铁道部、冶金部专门发来贺电,给予高度评价。随后,在大秦铁路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强度级别更高、更耐磨损韧塑性和疲劳性能的钢轨新产品时,攀钢升级换代的新品种1300MPa级PG4钢轨,义不容辞承担重任,交出优异答卷。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京沪、京广等几大干线提速,我国铁路发展模式已从以量的增长为主转变为以质的提高为主,列车运营速度不断提高。攀钢根据对我国铁路发展趋势的预测,于1994年立项了开发高速铁路钢轨调研课题。

  “高速钢轨的研发,几乎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开始的。”时任研究院高速钢轨项目负责人、原攀钢钒副总经理梅东生生前接受采访时说。

  1995年,攀钢在大力推进高强度钢轨生产技术开发以满足重载铁路需要的同时,加速开发高速铁路钢轨,并列为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的五大项目之一。

  1999年8月16日,我国大陆第一条时速200公里客运专线秦沈客运专线开工,为全国铁路提速和兴建高速铁路“探路”。攀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抓住机遇,创造奇迹,不仅只用了19天时间,就成功开发生产出合格的高速道岔轨,而且在国内率先开发生产出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轨。

  时速200公里的客运专线是高铁的门槛,客运专轨成功开发,积累了高速状态下钢轨的技术质量要求,为时速300公里、350公里高铁轨技术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同时,客专轨的高性价比等出色表现,也为中国铁路开发高铁轨增强了信心,成为中国高速铁路钢轨完全国产化的基石。

  从此,中国不能生产时速超过200公里高速钢轨的历史宣告结束。成为“世界高速铁路钢轨生产俱乐部”一员的攀钢,在这一领域独占鳌头,引领发展。

  2003年,攀钢作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承担单位提出的“高速重载重轨新技术开发可行性研究”,通过专家评估论证;2004年,攀钢成为国内第一家能够按照欧洲铁路联盟(EN)标准生产高强度、高平直度、高表面光洁度、高尺寸精度100米长定尺钢轨的企业;2005年12月,攀钢在我国率先开发生产出时速350公里的100米长定尺高速钢轨,同时开发出配套使用的60D40高速道岔轨;2007年,攀钢独家包揽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全部订单,乘奥运会东风,提升了中国钢轨在世界高铁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唯一的钢轨供货商到全世界第一条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的重要供货商;从第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铁路——青藏铁路70%以上的路段使用攀枝花牌钢轨到国家系列重点工程中独领风骚……如今,在我国的铁路上,攀钢的PD3钢轨成为标配,超七成高速钢轨产自鞍钢集团。

  激荡家国情怀,矢志产业报国,在攀钢钢轨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紧跟世界前沿技术 创新赢得天地宽

  2019年12月11日,在攀钢钒轨梁厂万能二线精整区域,3套崭新的设备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攀钢最新引进的智能机器人在作业。全力打造数字化产线,攀钢也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在钢轨制造领域内使用智能机器人的企业。创新,使攀钢钢轨不断焕发活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为我国乃至世界铁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86年,全国第一家以单独产品研发的研究室——重轨室在攀钢成立;2013年,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在研发体制机制改革中,成立了专注重轨研发的重轨研究所,心无旁骛,全心围绕重轨产品开展全流程一体化研究,立足国内外铁路发展对钢轨提出的新要求,开展系列高速重载钢轨及道岔钢轨开发。

  ——创新重点研发装备的投入机制。针对重轨研发、关键装备建设需要,更新和建成了钢轨热处理、钢轨焊接、钢轨特殊性能检验和钢轨常规性能测试等四大国内领先的钢轨研发实验室,得了四川省工程实验室认定,成为国内首家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近年来引进博硕士人才7名,自主培养博士4名,大幅度改善重轨研发人员学历结构,提升了研发创新能力。

  ——2003年9月,轨梁厂万能二线破土动工,负责提供技术装备的西马克公司计划按照当时成熟的5机架轧制工艺提供方案。包括时任轨梁厂厂长陈亚平在内的攀钢钢轨团队成员经过判研,力主采用最先进的7机架轧制工艺,并成功说服对方。次年12月,中国第一家、世界第三家百米钢轨生产线建成投产,这是攀钢钢轨史上的又一里程碑;2015年1月,处于困难时期的攀钢,毅然投资对950生产线停产改造。仅用两个月时间建成的万能一线,工程自主设计、自主集成、自主建设,多项指标创造国内纪录,被誉为钢轨设备改造史上的“经典之作”。

  ……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成功生产出国内主干线用的50kg/m、60kg/m U71Mn热轧钢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其PD2离线热处理钢轨生产技术水平超过日本新日铁同类品种;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成功开发出50kg/m、60kg/m、75kg/m PD3热轧和离线热处理钢轨、完成时速200km高速轨开发,到本世纪建成国际先进钢轨生产线,完成100m定尺在线热处理钢轨生产线改造,成功开发出时速350km高速铁路钢轨、PG4钢轨、PG5钢轨与系列出口钢轨……始终瞄准世界前沿搞开发,确保了攀钢钢轨始终成为钢轨领域的引领者!

  “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不断进行产品开发,每10年呈现一次显著的飞跃。”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院长助理郭华自豪地说。

  其实,不论是钢种冶炼还是成材生产,攀钢钢轨并不具备天时地利等优势。由于钒钛磁铁矿资源禀赋,导致铁水含硫量高,提钒工艺使钢水温度低,在2.5平方公里的“象牙微雕钢城”中生产,布局复杂,加之经过一期、二期、三期工艺改造,炼钢能力由150万吨提升到600万吨,工艺控制难度大。

  但以打造精品为创新目标的攀钢钢轨人,以开放变革的思维,强化对标学习,把握发展规律,借鉴先进经验,发扬“工匠精神”,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

  为解决一道道生产难题,攀钢坚持与铁科院钢轨批检对标,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坚持与客户交流对标,与世界第一阵营对标,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披荆斩棘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眼睛向内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在钢轨市场创造出中国第一“长”、第一“高”、第一“快”、第一“重”、第一“硬”,功勋卓越。

  为满足我国铁路重载化的需求,攀钢亟须投建一条在线热处理钢轨生产线。面对国内钢轨生产的空白,严密的技术封锁和苛刻的技术引进条件等困难挑战,攀钢人自力更生、自主研发,历经数年艰苦努力,独辟蹊径,大胆创新,成功开发出性能优良、高强耐磨的在线热处理钢轨,而研发费用只有引进技术要价的十分之一。这一创举,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且在生产线的工艺适应性、产品质量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国外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攀钢人不闭关自守,而是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

  ——1982年9月11日,攀钢与印度铁路部门签订了首单15000吨52kg/m钢轨出口合同。从此,攀钢走向世界的大路越来越宽广。

  ——攀钢钢轨铺设的斯里兰卡近百年来第一条现代化铁路,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前夕开通运营;海外首条完全按照“中国标准”兴建的蒙内铁路,攀钢提供三分之一的钢轨;被誉为中非友谊“黄金线”的亚吉铁路,钢轨全部由攀钢提供……今天,攀钢钢轨出口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已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一次出口轨的研发与生产,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攀钢钢轨的‘世界范’让我们感到欣慰。”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重轨钢项目团队主任邹明说,一份接一份的海外合同,正在不断刷新着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印象。

  持之以恒、自我挑战、自我加压,持续原始创新与技术产品储备,使攀钢从全国最晚建设的“小兄弟”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为国内第一、世界著名的钢轨生产基地,为联通世界人民书写芳华!

  2019年8月6日,鞍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攀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段向东将“最优工厂”的牌匾授予轨梁厂,该厂副厂长杜健(主持工作)郑重地接过了这块极具分量的奖牌。这块闪光锃亮的牌匾,不仅是对以全国劳模、攀钢钒型材轧钢首席工程师陶功明,鞍钢劳模、攀钢钒孔型设计首席工程师王代文等为代表的“轨梁工匠”们的褒奖,也是“对品质的精益求精、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极致追求”这一“轨梁工匠”内涵的充分肯定!

  聚焦客户服务 携手铸就世界品牌

  随着钢轨制造行业装备水平的不断升级,攀钢钢轨生产必须实现转型升级、产品调整结构,提升钢轨品牌效应。

  2015年,轨梁厂制定品牌建设推进规划。如何通过提升政治引领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企业感召力,实现塑造钢轨品牌的目标,摆在了轨梁厂党委的面前。

  面对新形势,轨梁厂党委与成都工务大机段党委、昆明工务机械段党委以及中国铁建重工道岔分公司党委创新党建新模式开展跨地区、跨行业、上下游联动的“联创共建”活动,推动钢轨产量连年创历史纪录,用户满意度不断提升。

  这仅仅是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精品的一个方面。

  近年来,轨梁厂党委通过开展“党建+打造最优工厂(产线)”“党建+轨梁工匠”等主题活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淬炼“五心”提升“五力”,带出了一支大力弘扬“轨梁工匠”精神的职工队伍 。

  “系列主题活动,搭建出先锋模范实践平台。”轨梁厂党委书记王彥忠说,党建引领、人才驱动、自主创新、市场带路、产业联盟,助推着品牌建设上台阶。

  对内强基固本的同时,攀钢把客户的需求作为奋斗目标,把客户的痛点当做工作方向,推动攀钢钢轨不断迈向一流。

  一次,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轨道交通用钢技术研究所焊接技术项目团队主任李大东,在考察攀钢某国外客户线路使用情况和钢轨焊接基地后,希望该客户的焊轨基地对6个环节进行改进。这些分析结果与该客户委托的第三方检验分析结果一致,获得了高度认可。

  为统筹攀钢内外钢轨技术服务资源,对钢轨用户提供全套技术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2015年,攀钢专门成立了钢轨技术服务中心。

  4年来,该中心在为客户精心打造从设计、选型、使用到改进的全周期技术服务流程,致力于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上做了大量工作,赢得高度认可。

  某铁路线原使用的某厂钢轨因质量问题影响线路行车安全,且钢轨使用周期较短,线路维护投入较大。为此,该线路2015年开始换用攀钢钢轨,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钢轨在小半径曲线上出现鱼鳞状裂纹。针对该情况,服务中心及时开展相关服务工作,经核查分析为典型接触疲劳伤损,是用户首次使用攀钢高强钢轨对产品特性了解不够深入,未采取有效养护措施等所致。用户采用攀钢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收到很好效果,今年再次采购攀钢高强钢轨。

  攀钢钢轨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服务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李林认为,通过商务交流、技术交流、用户来攀工厂检验等方式,为用户设计和推介钢轨选型,解答技术疑惑,与用户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做客户最信赖的合作伙伴,为攀钢高质量发展赢得一片蓝海。如今,攀钢钢轨历尽市场考验,坚持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发展,勇立世界前沿,已成为擦亮鞍钢品牌、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强有力的助推器! 汪云富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攀钢日报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